舒炜 | 古典诗词的世界:对过去的留恋
编者按:本文系2014年4月19日(云南大学呈贡校区)、20日(云南财经大学)的两次士恒基金会“哲学与文化中国”讲座录音整理稿。感谢作者和士恒基金会授权“古典学研究”公号网络推送。
非常高兴来到云南,我印象中是第一次来昆明。来到云大呈贡新校园,感觉文典广场的气象非常宏阔,同学们有朝气、有求知欲、有朴实的面貌。很荣幸来与大家做一个有关古典诗词的交流。主要想做的,不是通常的那种古典诗词赏析,而是期望通过对古典诗词的阅读来提出一个看法、一种领会。
因为我是在三联书店供职,从事出版和编辑工作,整天和书打交道,所以我下面演讲的内容主要是谈书,会集中谈四本书,希望我的这个讲法能够提供给大家一个帮助——如何读书,如何去精心地关注一两本书。我希望不是泛泛而谈,而是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个很实际的帮助。书不在多,而在精,大家如果能够熟读几本书,可能你的体会更深入一些,对学习、生活和成长都有帮助。
另外还要感谢基金会。基金会定的这个主题很好:“哲学与文化中国。”哲学方面,中国传统哲学有很精深的东西,包括思想、范畴、概念,需要你认真地去钻研体会。但是另一方面,题目里面还包括“文化中国”这一部分。“文化中国”这部分似乎就很微妙,好像看不见摸不着。——什么是文化呢?我们在聊天中也经常说到,中国这么多人,几千年这么长的时间,到底靠什么维系在一起?也许大家想一下会有些体会:大家每天用的中文就包含非常多的文化含义。比如说,在座的同学们,你平时说话的时候实际上已经不自觉地包括了一些古诗词,比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1]可能你都没意识到这是唐诗里面的句子;又或者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2]你实际上很自然地用在日常的生活里面;也许你记不得全诗,但这些语句就蕴含在你的日常语言之中。而且这些诗词会让你觉得很熟悉。就像你没有看过黄河,但你都知道黄河,“黄河之水天上来”[3];比如有些同学也没有去过庐山,但你知道庐山,通过“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4];甚至你也不知道洛阳,不知道长安,你没有去过,但你都知道。大家发现没有?你都知道“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5],中文里面已经沉淀了非常丰富的内容以及非常长的历史,这些使得你到哪个地方都觉得很熟悉,比如假设大家以后去洛阳,你就会想起非常多的古诗词。其实你以前从来没有来过,但你就是对它有很熟悉的感觉,长安啊,扬州啊,包括秦岭啊,华山啊,你都感觉非常熟悉。咱们附近的四川大家觉得很熟悉,因为有“蜀道难”[6]这么一句话,“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我想或许可以提出一个看法:中国文化的力量恰恰表现在中文当中,蕴含在中文的日常语言里面。你日用而不知,你可能对祖国的山川虽然没有去过却有了一些非常多的印象和很深的体会,甚至是一些很小的地方,比如“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7],你可能就知道姑苏城有一个寒山寺,你甚至可能都搞不清楚姑苏城是哪一座城,但你就是有这么一个印象。所以我觉得这些古诗词就叫“润物细无声”[8],使大部分的中国人都知道祖国的山川河流和很多地方,使你和这么大一个地域、这么长一段历史很微妙地、自觉不自觉地就联系在了一起。实际上这可以说是中国文化非常高明、非常厉害的一个地方,她会有一个很强的凝聚力,这是让人很惊讶的:我们似乎去任何一个山川河流,她都包含有绵长悠久的历史人文韵味。
当然,大家也许会留意到一些新情况,从我上面说的角度会产生一些新的思考。比如,现在的年轻人很多都喜欢去旅游,好像特别喜欢去一些荒蛮之地、彻底的空的风景荒野去探险。之所以说是“空的风景”是因为这些地方就是一个单纯的荒野空间,可以说没什么历史文化,没什么时间的长度,没有那么多的蕴涵。这情况有点像西方人尤其美国的文化批评家,他们批判当前的西方流行潮流,比如时髦的现代、当代艺术完全由一些抽象线条和色彩构成,就是几个色块、色点就是非常时尚的艺术啦,但实际上这就是脱离西方历史文化的产物,那些具体的形象、人物都取消了,现在只看到了一些色彩和线条,“纯粹的审美”。因为古典的西方艺术是有形象、有人物、有寓意的,比如《圣经》里面的历史典故和人物的形象等等,现在的艺术则一步步地脱离开了这些。这个情况在当前的中国也有,好像什么艺术都是抽象的,都是概念或空的形式,这个潮流相当强大而且时髦,但实际上使人变得很单薄、很肤浅,我们的“审美”只感受到纯形式。这有意思吗?任何一个形式都应该是有历史蕴含的,这样才能使一个人有长度和厚度,但现在这些好像都是“空的空间”。所以,我感觉现在的艺术和诗歌都变得非常的肤浅,完全没有历史文化的含量。我想这是一个大家可以去比照思考的问题。
无题 XXIX,威廉 · 德 · 库宁,1986年
一
首先我想介绍的是一本很有名但似乎很简单的书:《唐诗三百首》,实际上这本书并不简单。大家如果读过就知道。向大家推荐《唐诗三百首》,可能专门研究唐诗的学者和名家不一定看得上,但我个人还是很认真地向大家推荐这本书。因为这本书之所以影响这么大,家喻户晓,是有它的道理的。这个道理需要大家自己去琢磨,我推荐这本书,不仅是让大家读这三百首诗,当然这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读这三百首。读完之后你还应该去读几种注释。这个注释是需要搞得非常清楚才行,因为注释里面包含了很多历史文化的含量。实际上读古诗培养你一个重要的读书方式:就是一字一句都不放过。
下面我举一首诗,这首诗收在七律这一卷里面,是不很起眼的一首诗,但我相信最后一句大家都知道,这首诗叫《贫女》,是秦韬玉的一首七律,七八56个字。黑板上我写一下,前面七句是“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亦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最后一句我念出来大家应该都知道:“为他人作嫁衣裳”。——这就是中文的力量,你都知道最后这一句,但你可能都忘了这首诗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要读这首诗呢?古诗的语言非常精炼,而且七言律诗是有很高的形式要求的,很讲究声律。这首诗只有56个字,但你要把每个字都弄清楚才知道它确切的含义,所以读《唐诗三百首》不要囫囵一下子就读过去了,要一字一句不放过,需要读注释。传统的注释本就不少,流行的有陈婉俊的、喻守真的。这里我向同学们推荐两个新的注释本:一个是金性尧先生的,叫《唐诗三百首新注》,这本新注多年来都很畅销,据说历年累计销售有百万本;另外一个是赵昌平先生,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前任总编辑,他的注解本叫《唐诗三百首全解》。为什么要推荐这两本呢?因为如果你把这两家对《唐诗三百首》的注释对比起来读的话,你就会发现其实每个字都有讲究,而且有分歧。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这首诗的含义是说一个贫寒人家的女儿不受大家的重视。第一句“蓬门未识绮罗香”就点明出身很贫穷,根本没有穿过好的衣服。三四句是说:又有谁会真的喜欢我这样的优雅风韵,时世艰难,梳妆都节俭简单了。金先生注释就是这个意思,说谁会喜欢我这样风流高格调呢,其实这个世道很寒酸化妆都很简单啊。但是,赵昌平先生的注释则是说:大家谁会喜欢素颜不化妆的“风流高格调”呢,大家喜欢的都是当今流行的“俭梳妆”。赵先生强调这首诗写在晚唐,当时皇宫流行妆是把眉毛都剃光了,在上面画眉毛画得非常高佻,所以是“俭”〔读“险”〕的,看过去人有点妖气,但很流行,就像现在流行的孔雀妆、眼泪妆之类的。——所以呢,金先生和赵昌平先生的解释可以说恰好相反。那么到底哪家对?很难说金先生错,我个人比较倾向赵先生,因为这样可以跟下面两句对得上,我虽然素颜不化妆,但我针很巧,相当于说这两联都包含一种对比反衬的关系。金先生的注释则把这两联共同包含的对比意谓讲得弱了。
这首诗在《唐诗三百首》中相对简单,其他的问题会更复杂,像杜甫的诗、李白的诗、韩愈的诗都很复杂。我举上面这个例子是想说明,《唐诗三百首》到现在其实并不好读,可能以前的学者会认为它很流行、很单薄,但针对我们现在的文化状况而言,它是一本很值得深读精读的书,大家把里面的每个字都弄清楚了,得出自己的理解,你的文史素养会超过很多的硕士、博士。如果你还要进一步读唐诗的书,比如大家公认的比较厚重些的《唐诗别裁》。如果你熟读了《唐诗三百首》,再去跟《唐诗别裁》对比,你就会发现其实《唐诗三百首》选得非常好,非常有门道,如果把这里面选的内容统计一下,你会发现《唐诗三百首》选的人,除了杜甫第一,比较多,有三十多首,第二个你大概想象不到是谁。大家可能想当然地认为是李白,对吧,实际上不是,是王维。这似乎隐隐地说明,这位编者(虽然有考证编者蘅塘退士到底是谁,但似乎学术界仍有个别异议)在他的理解中,杜甫和王维才代表唐诗的正宗。而在《唐诗别裁》里面当然是杜甫和李白。所以《唐诗三百首》选择诗歌的标准是值得体会和琢磨的。这本流行了两百多年的唐诗读本认真读下来,会发现其实很有难度,并不是像大家说的仅仅是童蒙读物儿童读一读背一背。顺带说一下,现在所谓的儿童读物动漫之类的都是故意幼稚化把人降低了,《唐诗三百首》有难度,青少年要熟读实际很难,它是一种提升、提高。读《唐诗三百首》是应该下工夫的,大家拿几个注释来比照着读,就会发现并不是每字每句都那么好理解,就56个字,你能把这56个字都讲清楚吗?你不一定能讲清楚。
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够获得一个读书的方法和经验:对于高度凝练的古典,一字一句都不可放过。56个字既然这么精炼,那说明一个字是顶一个字用,不像现代人写作常常一万字两万字五万十万字,废话连篇没有什么含义。唐诗流传一千年,一首诗的56个字每个字都是有意思的。《唐诗三百首》是首先要给大家推荐的,当你把这些诗读熟,会发现很多语词都会产生一些联系,中国古诗词一个很强的特点就是里面包含很多的典故,我后面会讲为什么会包含这么多的典故。它形成了一些词汇的搭配让你产生很多联想。我这里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前面我们说了你没有去过庐山但你对庐山很熟悉,我没有来过昆明,但我感觉上会觉得对昆明很熟悉,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从小就背过毛主席的一首诗,叫《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小时候读起来自然就以为是昆明了,其实当然不是昆明,这里指的是北京颐和园的昆明池,但这个昆明池实际是清朝皇帝乾隆或者康熙仿造滇池开阔的气势建的人工池。小时候读这首诗,朦朦胧胧就觉得对昆明很熟悉了,因为好像知道它。仍然举这首诗的例子,曾经在昆明西南联大的一位文学家〔似是汪曾祺〕,曾讲过毛主席的这首诗,他说其中“三十一年还故国,落花时节读华章”,“落花时节”这四个字应该是毛主席没有意识到或自觉或不自觉地重复杜甫的诗,杜甫的诗《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毛主席的诗暗暗地和一千年以前杜甫的诗形成了联系,“落花时节”这四个字读起来会发现和近千年前杜甫的的一首诗有联系、能够勾连起来。我想强调,这个地方为什么说中国历史文化和中文有历史的含量,它任何的一句话似乎都可以追溯到一千年以前,甚至“杨柳依依”这句话可追溯到两千年以前的《诗经》,所以说,中文包含的意味深远,有非常长的时间跨度和人文韵味。为什么希望读古诗词要一句一字认真地读,这会对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你有一种沉浸在历史长河中的悠长体会。
实际上很多中国的文化的精英和领袖都非常明白这一点。
下面这段话是我的中心意思,是康有为1912年讲的,在《孔教会序》中讲的:
今天的中国之所以是中国,仅仅是说这些山川河流是中国的山川河流,人种是中国人种吗?并不是的。是因为中国有数千年的文明教化,有无数的英雄豪杰,在这个山川河流里活动,孕之育之,可歌可泣,可乐可观,这才是中国的魂魄,而令人缠绵、爱慕于他,而有了这种缠绵、爱慕之心,有了这个心思,才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与中国共生死共存亡。注意这段话包含着三层意思,第一强调不只是单纯的地方、人种;第二强调不只是数千年文明教化、无数圣哲精英的这些博物馆意义上的事实遗迹;第三则特别强调惟有那“缠绵爱慕之心”,才与中国死生存亡结不解之缘。
这段话是比较感人的。1912年可以说是中国极为危险的时刻,面对外国列强的瓜分和各种殖民的危险,康有为非常深刻提出这个问题。所谓爱国,不是那么简单的,是因为我们对中国有这么长的记忆,你任何看到的东西都不是简单的一座泰山啊昆明池啊,因为它有这么长的历史,而且有这么多人、这么多的可歌可泣可乐可观的英雄事迹、风流故事,我们和这个打交道,不忍心割断它,这才是中国的魂魄。所谓的亡国是什么意思?把你的历史记忆切断,把你的历史记忆都去掉。比如现在昆明突然产生根本改变,很多人会感觉到不舒服;比如说世世代代住着,突然把他搬走了,搬到了一个新的地方,突然成了一个没有记忆的人,这个地方很陌生,原来的很多记忆都不存在,这实际上是很大的割裂、很大的冲击,甚至可以说是在精神上把人彻底消灭。——这是康有为的深刻认识。真正的爱国不是嘲笑两句“民族主义啊沙文主义啊”这样的话就能够打倒的。因为是中国人所以就爱国——有这么简单吗?是因为你对中国的山川河流、人物、历史都非常地爱慕向往,沉浸其中一直都和它打交道。最大的亡国不是把这块土地给了外国人,最大的亡国是不让你讲中文了,全讲英语,那就是彻底的亡国。比如印度到现在其实都可以说是半亡国状态的,因为它的官方语言是英语,印度语言本身就四分五裂很多种。这个人到底是谁?是哪个人?精神都处于分裂状态,搞不清楚是谁了。这一点是我特别想讲的康有为的中心的意思。康有为的把握非常准确,点到了文化中国的精髓;并不是要为了要爱国而爱国,而是因为这当中是人之为人的魂魄精神所在,意味着人之为人的历史人文蕴涵;其首当其冲却日用而不知的,是你的语言,是对中文对中国历史脉络的深长体会。
康有为(1858—1927)
二
康有为的话实际上也讲的是:中国、中国历史、文化并不简单就是一个客观摆在那里的存在物,“非道弘人,人能弘道”。文化、传统是需要你去投入、去体会的活的存在。这不仅仅对于古典诗词要一字一句去体会,我特别想说的是:中国的古典文化应该是一个活的文化。而且包含一个非常不同的指向,这也是我借古典诗词想提出的一种领会——实际上和其他高度发达的古代文明有点像的,中国古典文化世界可以说是面向过去来生活的。
现在我们一般都喜欢说“面向未来”,对吧,但古代人大都认为过去才是光明的,有学者研究指出包括其他的如古希腊、古希伯来都认为过去是光明的,这个含义其实简单,大家注意到过去是有什么特点?时间的特点从空间方位上大家自己就可以想象:太阳是从东方还是西方升起的?东方是光明的,太阳从东方升起,然后往西移,仿佛时间是往西边走,然后西边慢慢黑暗下去……由此可以说过去是可知的是光明的,而未来是不可知的是黑暗的。中国古人包括西方相当的一些古代传统很怀念过去,是因为你的生命仿佛一个面对东方、背对西方的旅程,一步步地没入黑暗,所以他怀念光明。然而,这三四百年的观念都是认为未来是光明的,过去是黑暗的,是不是很违反我们的生活常识?其实未来是完全不可知的,未来才是黑暗的,未来并不光明,过去才是光明的、可知的。我们读过的古典诗词,相当多非常多都是怀念过去的,因为那个过去才是光明的,是我们一心怀恋的地方,是我们一直希望的和它保持联系的、有关系的地方,这个地方也许是我们现在读古诗词特别要留意的地方,也是我今天要讲的主要意思,对过去的留恋不仅仅是怀念和感伤,而恰恰是对光明的追求。“对于过去的留恋”这一点现在很多外国的比如美国的中国古典研究者反而看得很清楚。
下面将集中讲一下美国的一本书,宇文所安,是哈佛大学的教授,名字很中国化,其实外文名字是Stephen Owen,写了一本书Remembers,《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恰恰因为他处在美国,处在一个高度现代化的西方,所以很能抓住中国文学的特点。这本书很有意思,也不大好读,接下来我会介绍为什么有意思、不好读?
宇文所安
宇文所安这本书以及他的其他书提出了几个有意思的看法。[9]
第一个,真正的中国古代文学和西方古代文学的不同之处在于:中国的古代文学都是非虚构文学。大家心里想:文学肯定是虚构的,小说、诗歌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都是讲的虚拟的东西,等等。但是仔细想想我们的《诗经》《楚辞》乃至于唐诗宋词,大多都不是虚构的。很多名家大学者,包括陈寅恪先生、钱穆先生等等都注意以诗证史的,陈寅恪先生一篇很有名的文章是关于《秦妇吟》,关于陕西一位妇女的哀吟。当时是发生了很大的战乱,陕西妇女在逃亡过程中自述了她的悲惨身世。这首诗是不是诗人的虚构?为了写战乱虚拟了这个情景,由陕西妇女讲这个事?实际上不是的,在诗里能还原当时的史实、逃亡的路线和当时战乱的情况,可以以诗证史。这一点上和西方文学非常不一样,西方文学很难去和当时的历史很多细节一一对照,但是中国古诗乃是非虚构的文学,里面出现的很多地名、人名、时间空间、山川河流、内心感叹全部都是真实的或者说信实的。宇文所安特别提出来这一点,或能改变我们对于文学的观念,至少中国的古典文学是非虚构文学,非常信实。顺便说一句,当代中国的电视剧也很信实。其实中国读者观众的整体心理是追求真实,文学也是非虚构的。文学并不超出人间的范围。《论语》说“子不语怪力乱神”,不会讲神神叨叨完全虚构的东西,基本上是非虚构的文学。
第二个特点,一般说“诗言志”、“词缘情”。宇文所安从非虚构的文学中推出来,讲中国的古典诗词特别重视言志,就是中国诗人写一首诗是谈真实的内心想法,写一首词是写真实的情感感受。中国的诗人谈想法,不是演说似的面对大众;对比起来,西方的诗是大范围地、面对很多人地吟唱一个事,是一个故事神话或者史诗,但是中国的诗很个人化,中国的诗人很有个性,只是谈个人的想法,只是写给几个好朋友不是写给大家的,所以特别具有日常生活的特点。中国的儿童就可以读诗,因为这些想法都是可以理解的,比如刚刚的杜甫的诗“落花时节又逢君”,就是讲讲碰到了李龟年这位乐师这个事。毛主席诗“和柳亚子”,完全是写给个人的,谈谈我对你的思念对当年的回想,希望你不要发那么多的牢骚,并不是写给大家的,非常真实代表了当时的心声想法。这第二点落脚在前一点:中国的古典文学是非虚构的。不排除有一些是虚构的,比如《楚辞》里面有神话的内容;但是宇文所安提到,即使是有神话的内容,中国的诗人都会告诉你,这首诗是神话,不要当真。比如李白诗《梦游天姥吟留别》,这是一个梦,我会告诉你。而西方文学可能就会把梦和神话当作真实的,会陷入其中。中国古典文学是非常个人化的、日常生活化的。能够进入你的日常生活,都是日常生活能够想到的想法和情感。我觉得这是宇文所安又一个有见地的看法。
《追忆》这本书有三联新版的精装本,副标题叫做“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我希望大家能够找到对于这本书的一种读法,正如我开篇说到跟大家交流读书的方法。这本书很薄,大概170多页,十一二万字,但它其实不好读。这本书得了美国的大奖,却并不是作者非常用功的作品。但作者很得意,因为这书文笔漂亮。他是在写了唐诗史、唐诗文学之后,做了几次关于中国古典文学的演讲,然后汇集成这样一本小书,表面上是演讲稿,完全是谈他的看法。这本书在美国影响很大,现在很多美国研究中国文学的人已经把它当作一个经典的参考读物了,因为文字很好,风格上是那种英文随笔写作的笔调,华丽精美,中译文在这一方面也有相应的呈现。但我感觉对中国的文学爱好者和文学研究者来说,这本书显得比较微妙不大好懂,因为有时候你不很明白他要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们下面看一下这本书到底怎么一个内容?
这本书的目录安排看上去非常散乱。我念一下。前面有个导论叫作:“诱惑及其来源”,第一章叫做“黍稷和石碑:回忆者与被回忆者”,第二章叫“骨骸”,第三章叫“繁盛与衰落:必然性的机械运转”,第四章叫“断片”,第五章叫“回忆的引诱”,第六章叫“复现:闲情记趣”,第七章叫做“绣户:回忆与艺术”,第八章叫做“为了被回忆”。——看了这些名目,能知道他要说什么吗?非常玄。非常玄妙。而且一百多页的书,我建议一种读书方法,既然这么玄,不大知道他要说什么,就快速的通读一遍,反正就一百多页嘛!不管懂不懂,就速读一遍,两个小时读掉。读完后你要停下来回想一下,之后你要做一些笔记和分析的工作,分析看看这八章中引用了哪些古诗文?如果你摘记出来来,仔细再看就会发现,其实各章是大体按照朝代顺序在讲。
第一章主要分析讨论的是《诗经》和晋朝的一位作家的文章;第二章讨论庄子的一段文字;第三章引杜牧诗歌并比较分析鲍照的《芜城赋》;第四章分析李贺的诗;第五章讨论李清照的《金石录后序》;第六章是分析《浮生六记》;第七章分析南宋吴文英的一首长词;第八章是分析张岱的《陶庵梦忆》。所以你把内容归纳出来,你会发现他是按朝代顺序,由一个主题找了不同的角度来看来讨论,谈中国古典文学里面几种回忆往事的方式,对每一种方式做很精细的文学分析,自觉不自觉地在和西方文学作对比。每一章都很短,二十页左右,但写得非常精细入微。他的文学感受很细腻,不经意间与西方文学在作对比,常常看出很多我们想不到的东西。比如说,他分析杜牧的诗:“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0]他把它放在“繁盛与衰落”这一章,这四句话我们都能感受到是讲历史的繁华和衰落,但最妙的是他分析:“铜雀春深锁二乔”,想象一下:如果曹操得胜,就会把二乔锁在铜雀台,而曹操年老体衰,二乔作为女人,“春深锁二乔”,女人的欲望的形象恰恰在春天被封锁住了,他认为这首诗甚至有色情的含义,这是我们无法想到的,但是说出来好像又有那么一些道理。因为每一个字读下来,请问为什么杜牧要用“春”这个意象?宇文所安在此非常有想象力,中国人大概不会这么读的,恰恰是西方文学,主题很多是欲望。他借助了西方文学的经验用到这里来,这里面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杜牧是有点风流浪子的意味,他还写过“十年扬州梦,赢得浪子名”[11],他是很风流浪荡的人。仔细联系起来是可以这么读解的,这也是我之前说的每一个字都要研读,因为都有讲究。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宇文所安一方面是用西方文化的感受来看中国文学,能看到我们通常因为太熟悉而不大会那么去看的东西,他和我们很陌生,就一下子看出很特别的意味来;另一方面,他带有自己西方文化的熏陶,把中国文学中大概是不可能的意思也读出来了,这当然可以丰富加深我们对自身文化的理解。所以我们也不要小瞧西方学者对中国文学的研究,虽然他也会有很多错误。[12]
这本书有些难读。为什么?因为对这些诗文你很少从他那个角度去琢磨体会,而且有时候你理解他说的意思之后,你会不同意他。真正的好书都不厚,值得去推敲。要注意通读后进行分析总结,然后读第二遍。这样的论说性的、研究性的书至少要读两遍,第一遍不懂不要紧,然后归纳总结后重新带着自己的思考读第二遍,此时就会明白多一点。这是给大家读书方式的建议。这样的方法适合比较好的书,垃圾的书一看就懂没有意义,要挑战自己一下,说不定看不懂兴趣就来了,就能磨练提高。这本书不大好懂,居然在中国有相当不错的销行量,也许是因为它点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
广益书局本《浮生六记》插图
我们当然也可以向他提出一些质疑意见。他把中国文学理解的太细了,比如“春”字;又比如他读《浮生六记》能读出沈复在孩提之时对女性的欲望。这都似乎言之成理却匪夷所思,可以说钻到牛角尖里了,当然钻牛角尖很多时候是令人佩服的。但是中国文化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他似乎忽略了,他忽略了古诗文(尤其是追怀往事的怀旧诗、怀古诗)的双重含义,一是中国文化历史的沧桑感,二是个人生活的伤感和怀念。即历史的政治的部分和个人情感的部分,或者说诗言志的部分和词缘情的部分。我感觉他似乎相当忽略这两部分之间的关系。任何一位中国诗人写怀念、回顾过去的诗的时候,很大意义上因为是文人士大夫的政治历史责任,很少陷入纯粹个人的牢骚伤感,但也有士大夫因为不在其位,经常有个人生活的感叹。我们举几首唐诗宋词来看看这一方面的问题。
一是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这里面“人世几回伤往事”是名句。刘禹锡写的是三国末年,晋朝王濬组织大片船队灭掉东吴的事情。然后他后半部分是个人的感伤,觉得人世几回才有对过去的事情的伤感,但是大自然并没有变化,“山形依旧枕寒流”。他把政治的部分,历史的部分和他个人身世的时间流逝的感叹交织结合在一起。
到了宋词,这种复杂感叹本身就是一个传统,词人把政治的、历史的变化和自己个人身世的感慨结合在一起。陈与义,南北宋之交的我比较喜欢的一位诗人,他的《临江仙》大家也许有记忆:
他怀念年轻时候的事情,都是意气风发、精英荟萃的感觉,好像大家现在上大学一起聚会通宵喝啤酒的那种惬意吧。但他的感叹是,二十年过去,竟然我还活着。为什么有此一叹?因为北宋到南宋,北方沦陷了,南宋是一个小朝廷,所以“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最后几句似乎很放得开,很悠闲:“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其实是非常沉痛的,要读出这种政治的沉痛和历史的沧桑来,别简单以为他是抽象地感慨时间流逝。这首词是把他的回想、怀念跟政治历史的大变动结合在了一起。
另外一首可能更不动声色,又恰恰是出自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词,表面上完全是人生的回顾、怀想,在座的各位也许中学时候就读过就喜欢这首词,实际其中包含的情感和陈与义很像。《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注意博山也是确实的地名,是江西的一座山:
这个词的结构和陈与义之词很像,是回想:我小时候什么都不知道,但老想搞文学呢,不懂愁的滋味也要写;现在我什么都知道,“识尽愁滋味”。每个字都要读清楚。不是“识遍愁滋味”,而是“识尽”。“尽”字一般用的没有他用得好,只有经历亡国,北方沦落,才称得上说“识尽愁滋味”。但是他的词里面你是看不出来的,似乎很平淡,你不知道他还有家国之痛:想说吧,又算了,还想说吧,又算了,就说“天凉好个秋”吧。从这首词可以看出来,中国人对往事、对回忆,虽然觉得过去是光明的、可知的,但是也确有许多感叹哀伤,这两种态度是糅合在一起的,甚至历史的政治的大的战争、王朝变化和个人生死都是紧密相扣的,是这样的一个关系。
因为我没有读完宇文所安他所有的书,初步的一个感觉他可能在这样一个大的问题上还是没有一个非常好的把握,我仍然推荐大家读这本小书。我举这些诗词的意思也恰恰是想说明,中国对过去的留恋虽然像我前面说的,整个中国的古典文化是一种面向过去、怀念过去,把过去看成可知的、光明的,未来反而是未知的、黑暗的,但是过去即使光明,仍然是包含很多感伤、包含很多沧桑变换。由这个思路你进一步去想,中国古典诗词包括古典文化,它是一种有高度内涵的、非常有长度、厚度的文化,就是说你确确实实需要成长、成年了以后,甚至你五六十岁之后才能体会更深才能真正体会的一种文化,是高度成熟的成年人文化,它不是一个简单的东西,是要你的人生经验来投入来沉浸,甚至要你的历史经验、对历史的感觉。我觉得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老说中国是诗的国度、人文历史的国度的缘由。
虽然可能大家上中学时候就喜欢这首“少年不识愁滋味,欲说还休”,你觉得挺有意思的。但你要真正读懂这首诗,还真的需要经过很多事,真正才会理解辛弃疾的那种家国之痛、什么叫“识尽愁滋味”的那个感觉。这样的作品这样的古典文学,跟现在的流行文化、青少年文化恰恰成为一个对比。所以呢我觉得现在的大学生特别需要去读一下古典诗词,当然不见得就说要批判青少年文化,但至少你不应该完全被现在这个流行文化禁锢套死,你要知道另外有一个广大天地,一个成熟有涵养的、很有厚重感的那样一个人文的、历史文化的世界。这是我特别想讲的也非常希望大家能够体会和接受的想法。
三
进一步地延伸前面的说法,对过去的怀念里面确实有很强的感伤内容,很多人也避免去怀念过去,都说我们向前看、往前走,把过去都甩下来;但是你会最终发现,你的个人认识自我都是摆脱不了过去的。我特别推荐大家看一本很有意思的书(非常遗憾很多人并没有特别重视)三联出的钱穆《八十忆双亲》,是一本很薄很小的书——钱穆先生大家可能都知道,他最有名的大书,叫《国史大纲》,第一页就说如果要读这个书,先要具备几个条件,劈面第一条:对中国的历史和过去要怀有温情和敬意。这部大书绝对是经典,是应该读的,而且应该成为中国大学历史教育课程第一要读的书。——但是他的一本小书,我特别推荐大家读。这本书是他晚年八十多岁以后写的,可以说是他的一个自传,叫做《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这本书的特点在哪里?这里简单和大家交流一点体会。
大家随便翻一翻市面上、书店里流行的自传,比如希拉里·克林顿自传啦、《未来之路:比尔·盖茨自传》啦,你会发现这些自传最重要的是:我如何如何,我干了什么什么事情,我怎么逃学的、我怎么发财的,对不对?都是我。但是钱穆先生这个非常体现中国文化怎么看待我这个问题,就是到底怎么认识自我?
钱穆(1895—1990)
这本书实际上是钱穆的自传,但你看他的书名里都没有“自传”两个字。实际的意思是,他认为自己是由双亲和师友构成的。中国人的自我是跟一个亲情的、友谊的关系来构成的,所以这本书实际上恰恰是他认识自我的一本书。这本小书非常平淡。师友那个部分比较厚,实际上你只需要读书的第一部分《八十忆双亲》这个部分。这个部分只有二十页。我们该知道“怎么把薄书读厚”。这二十页值得大家读个三四遍,因为他写“忆双亲”,实际上不只是双亲,开篇是追溯写到他的祖父,但也不可能追溯太久——中国人一般是写三代。实际上钱穆十二岁的时候父亲已经去世了,但是他在八十岁写回忆的时候首先写的就是双亲,因为只有父母对他的培养才构成了他。这个特别体现中国文化的一个精髓,就是说如果人都是面向过去,那你的自我在哪里呢?那么钱穆先生这本书实际上是给你提供了一个答案,就是你的自我在你的过去,在你的父母双亲对你的培育,在老师、朋友跟你的互相交流当中。
可能我还要推荐又是美国学者写的一本书。研究钱穆的人和书很多,但我觉得研究得最好的一本著作反而是一个美国人写的,叫《钱穆与七房桥世界》[13]。这本书大概也就是八万字,不到一百页,翻译成中文也就是十万字,附上了《八十忆双亲》的两万字。这本书我个人认为是目前为止看到的写钱穆的书最有深度、最有意思的一本书。他发现钱穆这个人——实际上由《八十忆双亲》他注意到这一点,就是西方人很少会这么写自己,通过写父母、家庭来写自己——只有钱穆是这样做的,这是中国文化的特点。因为作者是美国人,想通过钱穆来研究中国文化。所以这本书别有意味,实际上是作者用八万字的读书笔记来解读两万字的《八十忆双亲》,他还走访了钱穆的家庭所在地,就是江苏无锡的七房桥这个地方。他这本书主要就分析讨论钱穆这两万字。这其实也告诉我们很多书其实并不在于厚薄——《八十忆双亲》就是两万字的这么一本小书——大家认真地读呢,会读出非常多的内容来,认真读你会想出非常多的内容来,感触会非常多。我们有一个同事说这个太简单了,但是过了一些年他读第三遍之后,居然彻夜难眠。这个书就两万字但非常耐读,你甚至可以读第三遍第四遍,而且到第三遍第四遍的时候你才真正明白他在讲什么。所以我说美国学者的这本《钱穆与七房桥世界》,他点出来一个问题——他里面是这样说——“钱穆的《八十忆双亲》中包含的任务就是认识我自己。”他后面引的钱穆的话——
这是钱穆八十多岁时候的一个好像很平淡无奇但非常深刻的话。中国的古典诗词、中国的文章、中国的学问,其中重要和核心的一个内容好像是面对过去,但实际上是在认识你自己的生命的过程,认识你的生命的由来、你的生命如何成长。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文化的精神。
四
那么在最后呢,特别想谈谈另外一本书。估计由前面所讲的,大家容易产生一些不理解的地方是在于哪儿呢?确实刚刚前面也提到,你面对过去的时候,因为过去不断地消失,你难免会产生空虚、迷茫、各种伤感失落的情形,甚至有点悲观绝望。这个实际上是中国古典诗词里面也要克服的内容。要你感受到这个悲观绝望,同时又要让你获得支持你的力量、获得乐观的东西。我下面想要讨论的这本书是叶嘉莹先生的。可能喜欢读古诗词的同学都知道叶嘉莹先生。叶嘉莹去年在三联书店出版一本《红蕖留梦:叶嘉莹谈诗忆往》。我个人非常喜欢这本书。顺便说也很遗憾,就是我老觉得中国很多媒体人是不大读书的,每年每年选十大好书,到底选出来了什么呢?——叶嘉莹先生这本绝对是中国十大好书的头一名,但读书知味的人太少。媒体人媒体知识分子大多是不读书的。建议大家以后毕业如果要去新闻界工作一定要改变一下媒体的文化素质。
这本书绝对是——我不是王婆卖瓜,说三联书店出的就好——我认为它确确实实是2013年中国最好的书,非常希望大家读一下,非常地有文化。什么叫有文化?大家读一下这本书就能体会到什么叫有文化。这本书篇幅还不小,因为它实际上是一本自传,从她很小的时候开始;而且它是口述,因为叶先生很忙,现在她年纪也很大,她基本上已经不大写作,她都是到处演讲,讲古诗词。她的口才非常好,所以她都是口说的,然后由很多非常尊敬她的人帮她做记录和整理的工作。记录和整理的工作是南开大学的一位老师做的,也是她的一个女弟子,这个整理工作做的很好。这书有四百多页,但是我想集中讲一下里面的五十页的内容,就是第238到289页这五十页的内容。我认为这是这本书的精华。这五十页是比较重要的。这也是想跟大家交流的一个读书方法,就是你读完一本书之后要善于、或者从你自己的角度提炼出它的精华的部分,比如说你读了一百页的书,你能不能从里面找出五页你认为是这本书精华的部分。这是对你读书思考的一个训练,“怎么把厚书读薄”。相信大家会慢慢具有这样的能力。
从这本四百页的书中我特别想讲一下从238页到289页五十页的内容。因为我做编辑工作,常常和书打交道,比较喜欢从书里面得出一些想法来。这五十页具体怎么讲?它讲的内容你要稍微重新概括组织一下。比如她在第238页——我稍微简单讲一下她的经历:她原来是在北京念书,然后抗战时候流亡,我印象中是到昆明了。然后1949年以后,由于她丈夫一定要去台湾,所以她就跟着去了台湾,但是她在台湾教一段书之后,又去了美国和加拿大教书。70年代的时候回国,当时中美建交了,她是最早回来访问的人之一,那时候文革还没有完全结束,她就回来了。这时候你就可以看到:这是真正被中国文化熏陶的人。她回来以后特别希望留下不走了,因为她对北平也就是北京特别有感情,所以想留下来,不走了。这个时候她很徘徊,当时她很犹豫,自己写了一首诗,我觉得非常有意思的一首诗,这是第一句,黑板上我就写这一句吧:“向晚幽林独自寻。”就是说她回来之后就住在北京,因为家庭亲戚很多,就待了一个多月,她这个时候特别想留下来,不想回去了。不像我们很多人一下到美国就不想回来、留在美国了。正相反,她不想再待在国外了,总想着回到中国去。所以怎么办呢?她晚上的时候就溜达到一个林子里去,自己好好想想,“向晚幽林独自寻”,大家明白这个意思。就是快到晚上的时候,我到一片林子里一个人要好好寻思寻思,不是说寻找的意思,是“寻思”。大家体会到这个意思吧。为什么这句诗很值得欣赏?这句让你想到什么?就跟我前面举例子“落花时节读华章”能让你想起“落花时节又逢君”。“向晚幽林独自寻”,大家能想起什么来,应该是李商隐的那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这个感觉应该是对的,因为叶嘉莹先生这个时候已经有一定年纪了,她七十年代的时候回来已经五十多、将近六十岁了,也是有一个自己的晚年人生归宿应该去哪里的问题。所以和李商隐“向晚意不适”的意思非常像,“向晚幽林独自寻”,到底我应该回到哪里归根哪里?李商隐的诗“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就是这个“向晚意不适”、“夕阳”、“近黄昏”的感觉。
叶嘉莹在中学教国文课
那么为什么从这个地方开始讲呢?因为五几年她刚到台湾的时候,叶嘉莹实际上是一个非常悲观的人,她完全对人生感到很没有意思,完全像一场梦,可以说很虚无很绝望的样子。所以她五十年代写过的第一篇文章——尽管她以前教书,却没有写过正式的文章,到五十年代才写了第一篇分析诗词的正式的文章——这篇文章讨论的是王国维的一首词,这首词是完全悲观的,我稍微念一下:
大家看一下书的解释,我不仔细讲。它的意思是讲,王国维写这首诗的时候实际上是非常迷茫的,他到北京郊外去看,觉得古寺非常渺茫,登上高峰去看月亮,但天上的半轮月亮好像很冷眼地看着这红尘世界,我实际上就是被月亮冷眼看的很微小的尘埃。表达的就是这个感受这个意思。这是很有哲理的空虚绝望的一首词。因为王国维受叔本华的影响,对于人生是非常悲观的。叶嘉莹人生写的第一篇关于古诗词的文章,恰恰就是选择写这首词,因为跟她的处境有关。她第一本学术的专著也是研究王国维的文学批评的。实际上她对古典诗词的体会与清代诗词特别晚清诗词很有关系。清代诗词很有成就,甚至不比宋代逊色,我感觉学术界对清代诗词推崇阐发得似乎有些不够。总之,叶嘉莹特别能够理解王国维的心情,因为从月亮来看,人生就是一颗尘埃,跟地上的随便一颗泥土是没有任何差别。她非常喜欢古诗词,但是又是一个悲观绝望的人。她非常喜欢中国历史文化,对她以前的人生,包括老师、同学,都非常怀念。但恰恰是这些容易消失的过去,才使她产生一种人生如梦、人生虚空的感觉。我要讲的是她的整个结论,但是这个过程需要充分展开。其实大家也可以看得出来,她在里面教给大家读古诗词的方法。她在283页,专门讲到一个问题。大家知道李商隐有一首诗叫《嫦娥》。她说,教了多年的书,突然明白这首诗是什么意思。这首诗她小时候就背过,但到了台湾教书,才突然明白这首诗在讲什么。大家知道李商隐的这首诗吧:
就四句二十八个字。然后她自己说,五十年代在台湾大学讲了这首诗。下课之后,她一路赶到车站等车回家——尽管这首诗她小时候就背过,还讲过课——走到汽车站的时候,她恍然间才有所感悟,她被这首中所蕴含的诗人的悲哀寂寞的心境所打动,她才深深体会到“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所写一个寂寞人内心深处的幽微的境界。这个时候已经距她开始读这首诗已经二十多年了。我引这段话想说明二十八个字非常难读,读了二十多年才明白。而且她是讲完这首诗,在车站等车的时候,重新想了一遍,才觉得把这首诗体会到了。她能感觉到诗人当时很忧伤的心情。嫦娥是永恒的,人间都是没有意义的。而且嫦娥的永恒也没有意义,因为也是“碧海青天夜夜心”般的孤寂。许多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也正在于此,非常耐读,二十八个字,可以够你读二十几年,而且让你获得一层一层不同的体会。关于孤寂绝望空虚这个方面,叶嘉莹叶先生呢,也慢慢想克服这个问题。书里面有一句话,我特别希望引一下。她先讲杜甫的一句诗“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15]花都是要落的,矮处的花要落的,高处的花,高楼上的花也是要落的。高楼上的花落下来会使你更伤心。然后下面又引别的一句“庇根枝叶从来重”[16],就是说,其实枝叶落下来是为了保护根,使它肥沃,不像我们,把枝叶都扫走了。“庇根枝叶从来重”,枝叶落下来,按照植物生长的本意,就是要保护根的。她下面接下来说,人生有生就有死,不足为惜,但是你要问一下自己,有没有尽到责任。今年花落了,明年还有没有?树的根本是不是还在呢?如果你用自己的落叶保护好了树的根本,就像一个人在大的文化传统中尽到了传承的责任。她五十年代很绝望,到七十年代为什么要回国?因为她很希望落叶归根,就是重新保护根,重新尽到责任。所以她书里说,
所以最后一句话你看啊,实际上她对人生很空虚的这么一种认识并没有改变,只不过现在她把它翻转过来了,就是她说的“以悲观的心情过乐观的生活”。
她已经从过去的悲观中跳出来了。别人问她什么时候从悲观中跳出来的?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她也不是很早就跳出来了,恰恰是她回国教书之后才跳出来的。就是说她要以悲观的心情过乐观的生活,因为她想到了对根的责任,枝叶落下来的根本在于传承。所以我说,中国文化的魅力正在于此。她总是怀念过去,过去总是消失,总是很悲观,但是恰恰也从过去里面积蓄了很多力量。未来是未知的、黑暗的,但是还要坚持下去。恰恰是从过去汲取的力量。这就是我从叶先生这本《红蕖留梦》当中选取这么五十页里想谈的曲折缠绵、曲折往复的过程。叶先生说,她从中国古典诗词里面获得了她坚韧的力量,也知道了中国文化为什么延绵五千年。实际上,大家想一想,四大文明古国,现在还能持存下去的,大概只有中国,其它几大实际已不复存在了。这种坚韧力量,跟我前面所讲的中文的力量,古典诗词的力量,我们从过去吸取的力量,这些都非常有关系。所以中国一直能存在下去,确实有她能够存在的一些根本的道理。我从古诗词得到的体会是,你对过去的留恋可能是悲观的,但这种悲观使你产生更加坚韧的力量,而且使得你的生活体悟更丰富,更坚韧。
我建议的这几本书,一个是《唐诗三百首》,一个是《追忆》,一个是钱穆的《八十忆双亲》,还有就是叶嘉莹的《红蕖留梦》。这四本书,也许能够使大家对中国古典诗词,甚至对中国整个古典文学人文传统,有一个认识体会,从里面汲取你生活的力量、生命的力量。我大概先讲这些,谢谢大家。
注释
[1] 孟郊:《游子吟》。
[2] 李商隐:《登乐游原》。
[3] 李白:《将进酒》。
[4] 苏轼:《题西林壁》。
[5]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6] 李白:《蜀道难》。
[7] 张继:《枫桥夜泊》。
[8] 杜甫:《春夜喜雨》。
[9] 比如他的另外一本书,有中文本:《中国传统诗歌与诗学:世界的征象》(〔美〕宇文所安著,陈小亮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
[10] 杜牧:《赤壁》。关于铜雀台,初唐诗人张说的名作《邺都引》,主要意象是城郭楼台的衰败与秋天的肃杀;结句:“邺傍高冢多贵臣,蛾眉曼睩共灰尘。试上铜台歌舞处,唯有秋风愁杀人。”这些或在杜牧的脑海里产生了回响启迪。
[11] 杜牧《遣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12] 莫砺锋教授赞赏其学识之余,也指出了不少硬伤错误。见“评宇文所安的《初唐诗》、《盛唐诗》”一文,载《唐宋诗歌论集》(莫砺锋著,凤凰出版社〔原江苏古籍﹞,2007年)。
[13] 《钱穆与七房桥的世界》(〔美〕邓尔麟著,蓝桦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
[14] 王国维:《浣溪沙》。
[15] 杜甫:《登楼》。
[16] 陈宝琛:《次韵逊敏斋主人落花四首之四》。
主持人:非常感谢舒炜老师的精彩讲座。如果大家有问题,我们下面有一些时间。如果大家有问题的话可以举手提问。
01
同学:我想问一下舒炜老师,有人说《唐诗三百首》和《诗经》有关系,你怎么看?还有就是,后人很多人,特别是清代人作的疏,都把很多诗解成爱情诗,尤其是我们现代很多人。就我的经历来说,我高中的老师都说《关雎》是一首彻彻底底的爱情诗,那么您对这么一个现象怎么看?还有就是,从《诗经》到唐诗,再到现代,可以说自由诗发展的历程,它失去了很多格律和意蕴,从这点来说,现代很多诗都很直白地表达一些。比如现在学校里面有男女生谈恋爱,会写很平铺直叙的一些东西。这些东西仍然会被叫做诗。最后一点就是,对于古代人写的诗,我们现代人来看,它原本想要表达什么,我们没办法达到他们的真谛,我们多能见到的是我们对这首诗的理解。这些的理解肯定会存在许多过解和曲解,对于这些解释,您怎么看?谢谢。
舒:你是哪个系的?
同学:哲学系的。
舒:简单回答一下。老实说,我不是《诗经》和唐诗的专家。所以一些细致的学术问题比较难回答,而且人文方面的学术研究,很难有明确的答案。你提到《诗经》和《唐诗三百首》之间是有一定的关系,《三百首》的编者已经说了,取“唐诗三百首”这个名字就是想把它跟《诗经》联系起来,因为《诗经》就是“诗三百”,编者希望自己编的《唐诗三百首》能达到像《诗经》那样的经典地位,所以编者目的是很明确的。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你说你谈到的这些诗是不是爱情诗,据说这有一个很大的变化。我的了解是,从朱熹开始、从宋代开始就把它解释成为爱情诗了。但你不人云亦云,自己去看一下朱熹的《诗集传》,其实朱熹大部分见解,仍然是认为大多是政治诗、历史诗,并不是件简单的爱情诗。即便是爱情诗,也要看谁的爱情,王公贵族谈恋爱肯定跟普通人不一样,王公贵族谈恋爱当然就含有政治意义和内容了。不必把二者对立来,这是我的见解。当然许多专家学者有不同意见,而这些不同意见又有许多值得讨论的地方,学术研究之所以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有不同有讨论。这是我对这个同学的简单的初步的回答。
再一个是,白话诗是不是一种发展。我认为白话在胡适他们以后,已经不是诗了,跟诗没有关系。只能称作是白话文。真正的诗,是我们的古诗词,那才能叫做诗。真正的诗,是高度凝练,有蕴含,让人读几十年几百年上千年。任何一首白话诗能达到这个水平吗?我不相信。我认为现在就是退化的。当然你提到谈恋爱写诗,这是找到一个情感的表达方式,青春本身就是一首诗,对吧。但你要说就诗来谈诗,我会说胡适以后的白话诗都是没有什么意义的,跟古诗词没办法相比,它啰里啰嗦,跟古诗文相比,可以说就是一大堆垃圾。这是我比较极端的观点。
最后一个就是说,我们对于古诗是否可以有今天人的理解?我觉得还是要回到古代人,尤其是作者的角度去理解这首诗才行。为什么我们一开始就说每个字都要读懂?比如说写《贫女》的诗人秦韬玉,他写这首诗的时候,他心中想到的“俭梳妆”三个字什么意思,对不对。你不能说现在没有“俭梳妆”这种事,就认为没意思。我们应该回到作者写诗的时候的背景。这很难,就像你刚才说的,理论上不可能达到,但是人对自己的挑战不就要做这种达不到的事情吗?理论很容易达到的事情干它干嘛呢?对不对?很容易做的事情的你愿意做吗?我相信你不愿意。很多人愿意做的事情是不可能的事情。我认为读古诗要回到当时诗人的情况下,恰恰是难,恰恰是特别值得去做。所以我建议大家读唐诗的时候,你要读不同人的解释,这样有利于你去比较,你去琢磨。什么事情有了唯一正确答案,那就没有意思了,就不需要那么多人去做。恰恰是因为它有难度有困难,才值得你去挑战,在挑战中,你的心灵,你的生活才能提高,这点特别重要。再者,如果你只是很轻易地说所谓“我自己的看法”,那没什么意思的。表面上显得很有个性,但你自己得不到任何提高。你要做的就是哥德巴哈猜想那样非常难解决的问题,你才成为一个优秀的数学家,就是这样的道理。否则,很容易的小学算术意义上的“1+1=2”的事情要你去干嘛?我这是一个可能有点儿武断的建议。谢谢这位同学的提问!
02
同学:舒老师晚上好!从舒老师讲话的字里行间我发现舒老师对古典诗词很感兴趣,我想问一下,舒老师在闲暇之余,是不是尝试着写一些古典诗词呢?另外就是,我始终认为,一个伟大的诗人,也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不知道舒老师是如何看待的?谢谢舒老师!
舒:很不好意思,我真的不敢写古诗词,因为古诗词很难很复杂,年轻的时候大学的时候可能还写那么几句五古七言啊什么的,但实际上我相信都是不合格的。现在根本不敢写。但是我很鼓励大家去做这件事,包括我们儒行社应该有一些诗词创作,恰恰是因为它有难度,才值得去做。我所了解的像清华、北大他们都有一些古诗词协会,都是学生的团体,清华的古诗词协会是挺有名的,恰恰是理工科大学的学生,他们反而对古诗词特有兴趣,他们的古诗词协会挺有名的,在北京的高校里似乎很有名。我觉得应该去做这件事情,如果你有自己的创作经验,对古诗词的体会肯定更深一层,会更深入更细腻。
第二个问题,关于好的诗人是不是哲学家、思想家。我认为是这样,肯定是的,比如说杜甫。因为今天重点并不是在鉴赏诗词和研究诗人,是讲整体的我对古诗词的一个体会,但是如果要阅读具体的诗集的话,我建议《唐诗三百首》读完,应该读一整本杜甫集、杜甫整个诗的注解,因为杜诗有千家注,一千个人来注释杜甫,所以它的难度非常高,也就是说它的意涵是非常深厚、非常复杂的。所以为什么我们说杜甫是“诗圣”,诗歌里面的圣人,他有思想深度、艺术深度。所以我建议大家如果读完了《唐诗三百首》,有兴趣、有时间,应该把杜甫的诗都读一遍,而且也是按照前面我说的方法,一字一句都读懂,读下来你会非常受教育。
03
同学:老师您好!刚才您讲到中国古典诗词的时候,您讲到面向过去和面向未来这两个概念,现在有一个现象,中国的穿越剧和美国的穿越剧,中国总是穿越到过去,美国的大片总是穿越向未来的。我想问一下您,中国穿越故事的电视剧,和中国古典诗词总是回忆过去,他们的本质是相同的吗?还有,对于美国穿越大片总是穿向未来,您是怎么看呢?谢谢老师!
舒: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非常有意思。我其实原本希望讲这个内容的,也简单点到了一下,就是关于抽象空间的那个问题。〔补注:《三联生活周刊》(第787期,2014年5月26日)的一篇文章:“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其中谈到古代人重视具体的地方、地点,而“大部分现代知识分子和科学家对地点没什么兴趣,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理论在哪里都适用。地点被降级,被空间这一概念取代了。空间听上去更现代,它让人联想到流动性、不受限制,它许诺了空荡荡的充满希望的风景,地点则是拥挤、怪异。”〕
这个问题需要在一个很大的面上来展开,因为虽然这是一个很表面的现象,但实际上是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时间有限,我没法展开,这个问题相当地值得去思考。大家注意到一个现象,比如说刚刚这个同学提到穿越剧这个现象,也是这个现象的衍生品。从19世纪以来有很多科幻小说,都是面向未来的,当代西方有特别多的科幻小说,都是星际旅行去到一个星球外星球上。目前的这种情况很特别。现在很多人越来越痴迷于技术、科学以及未来、幻想的科幻小说,它的问题在哪里?它的很大的问题在于,即使到了一个外星球,麻烦是你其实不知道这个外星球的历史是什么,也许有一个大事年表,但文化传统、历史并不是那个简单的大事年表啊。这个外星球有五千年文明吗?有多少诗人写过诗?有怎么样的悲欢离合?留下过多少遗迹?这些都是不知道的。所以你看到的科幻小说全部是非常单薄的,它没有历史,所有的科幻小说和电影里面都没有历史文化的含量。所以它真的叫“完全的面向未来”。同样,所有的去到外星球的人都也被抹掉了他自身的历史痕迹,就是一个纯粹的“地球人”,他的名称就叫“地球人”,到了一个外星球,这个地球人是没有历史的,那个外星球也是没有历史的。所以美国式或西方式科幻,你自己说喜欢不喜欢是另外一回事,但是需要注意到它一个特点,就是它是没有历史的。
另外一个问题,中国的穿越是穿向过去,这个跟我讲的是有一点关系,因为中国老希望在一个时间和传统的脉络里面,你回到的地方仍然有历史,比如你穿越到唐朝、清朝,它仍然是有历史的,仍然是一个很丰富的世界,你穿越到一个具体的时间,你是一个当代人,碰到的是清代人,是有这么一个具体含义。所以在这一点上,中国的穿越剧比美国的科幻剧要高明,似乎要多一些文化历史含量。总之,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个问题,我觉得这个女同学观察非常敏锐,值得再进一步想,我只是提供一个初步的参考。
04
同学:我想问一下,刚才老师讲,《唐诗三百首》中以杜甫和王维的诗居多,这是代表《唐诗三百首》中以杜甫和王维代表唐诗的风格;而现在我们一般认为是杜甫和李白。这两种观点中间有什么相互不同的地方?而《唐诗三百首》中以王维和杜甫为代表又是什么原因?还想问一下,刚才讲到白话诗,到民国,像闻一多或者徐志摩那一派,他们写作的诗算是白话诗吗?还是另一种诗体的诗?
舒:前面提到的这个问题恰恰是我希望你自己去找答案,就是我希望用这个问题让你真正地去读一下《唐诗三百首》和我提到的《唐诗别裁》,一对比就能发现,每个人对唐诗的理解都不同,特别是高水平的选编者,即便唐诗都是很客观地存在那么几万首,但到底怎样才能显示唐代诗歌的精华,确实是有一些不同。比如,简单说一下,《唐诗三百首》当然是以王维和杜甫为高明,而且他选杜甫的时候其实也选的杜甫诗里面比较接近王维的部分,就是他选择的是比较有青春气息、比较华丽高远的部分。而很多唐诗选本是用宋代诗的眼光来选的,杜甫作为唐代诗人的第一,是被宋朝人推崇阐发的。在唐代认为李白的诗是特别好的。而宋代的观念里面因为有较多外敌入侵、政治变革等等矛盾,后面又有北宋南宋转变的家国之乱,对杜甫的诗特别有体会,简单地说是这样。所以他们认为杜甫的诗特别有思想含量,把杜甫推上了一个很高的地位。现在我们仍然同意宋朝人对杜甫这样的评价。那么确确实实在我们眼光里面,王维这样一个神韵高远风格的诗就落到了更远一点的地位。所以像《唐诗别裁》这样的选本反而是正宗的,而《唐诗三百首》是比较青春化的,它选的诗更偏重于王维,它的目的是给一般人、年轻人来读,所以它选了不少忧患、悲伤的作品但不希望弄得太多。情况到底是不是这样,我很希望这位同学自己去一字一句读一下,而且对比一下,读书这个东西一定要自己干,就像饭一定要自己吃,我不能代替你一样。
第二个问题,你说白话诗之后还有很多创作,我觉得那当然值得看看,比如我还特别举了毛泽东的诗,是很值得读的。但是我确实觉得白话诗,可能刚才我回答得太极端些了,我认为是一堆垃圾,也不尽然吧,白话诗个别的也还行吧,但是跟古诗还真不是一个档次的。也就是说哪怕是当代诗,当代毛主席写的古诗,明显还是要比那些优秀当代诗人写的白话诗要好。你自己读了才知道,我希望你读一下,你自己得出你的比较,好不好?
05
同学:我想问一下,关于中国应试教育,中考和高考中的古诗填空,您觉得这种应试教育对推动中国古典文学有没有作用?第二个问题是,“文革”中断了中国传统文化,您认为它需要经过多少代才能够使中国古典文化实现回归?
舒:这是非常好的问题,这位同学对现实比较关注。首先,应试教育,比如高考,我觉得它的作用还是不可低估的。因为很多事情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目的,比如你的小学教育和你的中学教育基本目的并不是要推动你对古典诗文诗词的兴趣,它只是对你的一个基本的语文训练,所以它的课本都叫“语文”。高考时候填古诗词的空格,它主要是培养你对中文古诗词的一些基本感觉,能不能念顺了,它本来的教学目标并不是真的要让你有兴趣。所以每个时候的目的不一样。我认为真正培养提高你对古诗词的兴趣应该是大学中文系的任务。就像幼儿园的老师对你的任务并不是让你成为数学家,他只是让你有生活的很好的习惯。那么中小学的语文老师对你尽到的义务和责任,是让你有基本的语文能力,古文只是训练你基本语文能力的一部分。可能你现在经历过高考,对高考很厌烦,但是客观地想一下,它还是尽到了它该尽的责任。你不能期望它一竿子把你送上天,这不大可能。我刚刚举叶嘉莹先生的例子,她小时候就背过李商隐这首诗,但她二三十年以后才明白这首诗。所以,很多时候,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教育只是给你埋下种子,后面浇水、培养还是你自己的事,真正的教育是你对自己的责任。不要对考试、教育、老师期待太高,所以我也是希望大家能自己去读书互相交流读书的方法,真正你要获得的教育是你主动自己得来的,不可能是被动的。这是我想回答的,可能不一定符合你问的问题。我的意思是说不要对高考期望太高,它达到该尽的责任就可以。
第二个,我也非常同意“文革”确实对我们中国的古典文化有一定的摧残,有相当大程度的中断。你问的问题是说,几代之后才能复兴,舒炜老师怎么看?这个事情我还真说不好。你的关怀很好,但是我认为你应该问你自己:能不能从你这里开始复兴?中国古典文化,包括我们文化中国,就从你这一代复兴可以不可以?就从你来认真地读一本《唐诗三百首》开始。不要期待几代以后好像自然复兴,这不可能,所谓“自然”也是你主动做出来的,对不对?如果你确实认为应该复兴,那么就从你自己开始。我为什么特别推荐叶嘉莹先生这本书,她就是这个意思:我有这个责任,我受到过这种教育,现在我就有这种责任。所以我希望这位女同学,以后能看到你读《唐诗三百首》的体会,就从你开始,好不好?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舒炜老师今天的精彩讲座,让我们把掌声和鲜花一起送给舒炜老师!谢谢!在今天的讲座之后,我想我们学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其实与我们每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它深烙在我们的每个人的身上,也跟我们日常的生活是在一起的。也许你今天还没有感觉到,没关系,不要紧,也许若干年以后,就像刚刚叶嘉莹先生的经历一样,也许若干年以后你看到“大江东去”或者“长河落日”这样的场景的时候会突然发现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中国文化在你身上、在你生命里的深深的烙印,实际上是跟我们每个人都是联结在一起的。而且今天从舒炜老师的讲座当中我还学到了几点:第一点是好读书,第二点是读好书,第三点是要会读书。让我们再一次把掌声送给舒炜老师!谢谢!
舒炜,1996年起供职于三联书店,担任学术书的企划编辑工作,曾任三联书店学术分社社长,现任三联书店副总编辑。
主讲人简介● 唐文明 | 隐者的生活志向与儒者的政治关怀 ——对《桃花源记并诗》的解读与阐发
(编辑:知 世)
欢迎识别二维码关注“古典学研究”微信公众号
插图来自网络,与文章作者无关。
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相关人士联系本公众号处理。